紅葉石楠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,為常綠小喬木,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,被譽為“紅葉綠籬之王”。由于近幾年在國內的引進開發,目前由種苗繁育階段,發展為推廣應用階段,因而確實有用的紅葉石楠的繁殖、培育方法對于廣大的苗農來說的非常重要的,本人根據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,總結出一套紅葉石楠的露地繁殖,培育方法,本文主要介紹紅葉石楠的露地扦插技術。
一、扦插時間:紅葉石楠對扦插時間的要求因地區而不一,長江中下游流域以春、夏、秋三季為好,一般來說溫度在15-35度之間都可以,最宜為 20-30度,因而4月下旬---6月下旬,8月下旬—10月中旬,為紅葉石楠的扦插黃金季節?,F在有的苗圃為了節約種質資源、土地成本、和使紅葉石楠周年上市,也相宜的進行了紅葉石楠的周年生產,本人也將對紅葉石楠的周年生產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,大家可以在綠洲花木網www.hm37.com的花木技術欄中查閱
二、穗條的選?。?/span>選取生長粗壯的半木質化的一年生枝做插穗,(即新梢上的紅葉開始變綠了后就可以將其剪下做為插穗)。插條剪留3-5厘米長,上剪口平剪,下剪口斜剪(利于愈傷組織的大量生成),頂部可根據葉片的大小、扦插時的溫度,保留0.2-1張葉片,一般來說穗條葉片大,扦插溫度高時(30度以上)留葉面積比例小一般0.2-0.5張左右;穗條葉片小,扦插溫度低時(20度以下)留葉面積比例大一般0.5-1張左右;在扦插的黃金季節由于溫度適當所以一般保留半張葉片。
三、插床的準備:露地扦插即為地插,所以插床一般都以高床為主,以利于排水。首先將圃地整平,再用寬10厘米的木板(或板皮)將圃地圍成寬 1-1.2米的苗床若干條,溝寬0.3-0.5米。再將扦插基質倒入圍好的苗床中將其整平厚度8厘米左右,基質一般以顆粒細小、沒有雜質的紅黃土為好,有些耕作時間不是很長,土質干凈無污染,有機質含量低的疏松酸性土易可,也可選用泥炭,珍珠巖等為基質,但是除了沒有耕作過的紅黃土外,任何基質在扦插前都應進行消毒,可以用高錳酸鉀500-1000倍液、敵克松800-1000倍液、甲托800-1000倍液澆灌苗床。
四、搭設蔭棚:搭設蔭棚可采用木樁、竹樁,水泥桿樁,要求結實耐用,能夠適應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侵襲。遮陽網的選用根據扦插的季節不同而不同,一般溫度低于32度可選用50%遮陽率的網,高于32度則應換成70%的遮陽網。遮陽網宜選用質量好的新料做的網,不宜貪圖便宜而使用回料做的網,以免遮陽網破裂引起插苗的灼傷或曬死。
五、扦插:紅葉石楠的插條使用過生根劑的生根時間可由40天提早到7-15天,所以扦插前先應對插條進行生根處理,常用的生根劑有成品的ABT、國光,和生化原料萘乙酸、吲哚丁酸。經本人多年的經驗使用萘乙酸、吲哚丁酸各50%兌成2000-3000PPM速蘸效果較好,蘸藥時應將插條的2/3浸入藥液中1秒,待藥液干燥后就可進行扦插。扦插前先將苗床澆透水,插條插入土中不宜太深,一般為插條的2/3,每平方米400-700株,插條頂部的葉片應朝同一方向,使其接受的光照均勻,從而利于早生根早發芽,插后再澆透水,待葉片的水分干后可以用甲基托布津、百菌清600-800倍液噴灑防病,最后用小拱棚薄膜將整條苗床覆蓋密實。
六、插后管理:紅葉石楠扦插后10-15天開始盟發愈傷組織、生根。這段時間要根據天氣的變化,做好雨天排水,天熱遮陽等工作,待到插后30多天,可以根據插苗的生根狀況而逐漸通風練苗,一般來說插苗80%生根,就可以將小拱棚薄膜兩頭進行通風,通風一周左右就可以將小拱棚去除,然后逐漸去除遮陽網。紅葉石楠扦插苗在去薄膜后應該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,肥料以薄肥勤施為原則,可以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500-1000倍噴灑或澆灌,每 7-10天一次,病害防治可以用多菌靈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每5-7天噴1次。
七、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:
1、生根少、慢:引起此種情況最大的原因是生根藥劑的選用不當和使用不當,使用藥劑時兌水的酒精太少,一般來說生根藥劑應先溶于總藥液的20%的酒精溶液中,再將酒精溶液慢慢倒入水中,再充分攪拌后使用,兌好的藥液應隨配隨用,或密封存放。由于以上情況引起的生根少、慢,可以用30PPM萘乙酸澆灌,或將插條從苗床拔出,剪掉傷口從新蘸藥后再插回苗床。
2、發芽慢:扦插密度大、遮光率大葉片接受陽光少,苗床積水根系活性低都可能是原因。因此根據實際情況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,可適當多給插苗施點氮肥,5-7天噴一次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,以利其快速發芽。